|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深圳:今年80多家LED企業關門 企業欲抱團打天下 |
(時間:2011-10-26 10:22:46) |
鈞多立老板“跑路”事件震動業界,深圳LED企業生存狀況如何?連日來,記者走訪相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10月24日深圳市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又特意為深圳商報獨家召集專家學者、業內知名企業負責人座談,專門研討目前深圳LED產業面臨的困境及今后的出路。記者從座談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深圳已有80多家LED企業悄然倒閉或清盤。 企業初現外遷苗頭 座談會上,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殿甫在談到鈞多立倒閉時說,就像電視機廠家原來全國有300多家,最后只剩下6家一樣,深圳1300多家LED企業絕不可能都能生存下去,必然會有一批企業倒下。根據他的調查,今年以來,深圳已有80多家LED企業破產或被清盤,只是因為鈞多立規模較大、董事長毛國鈞“跑路”才掀起如此大的風波。 與王殿甫所說的80多家LED企業關門不同的是,另外一些企業則選擇了外遷。記者在座談會前采訪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鮑恩忠時了解到,目前,深圳已有幾十家LED企業遷往外地。去年12月,嘉泰集團將其生產基地遷往江西吉安;今年6月,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的工業園開業;這個月,深圳市聯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在惠州的科技園開始投產,而深圳唯一從事上游芯片以及外延片生產的LED企業奧倫德也早將其外延片生產轉移到了江門。此外,據促進會掌握的動態顯示,還有數十家企業準備外遷。 “深圳LED產業就是中國LED的代名詞。而現在深圳在國內LED產業中的地位正在逐年下降。”座談會上,深圳大學光電子科學技術系主任柴廣躍教授談及深圳LED產業現狀不無擔憂,“曾經的中國LED的代名詞,深圳LED產值從占全國70%已下降到目前的1/3,到2020年占到1/5都成問題了。” 面臨國際專利訴訟 深圳聚作實業有限公司是日本LED巨頭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在中國的最大客戶,其產品在日本有著廣泛的市場。聚作實業董事長肖靈說:“日亞方面很直白地告訴我們,‘現在你們小,只要產品好沒有核心專利我們暫時不追究,但日后你們做大了,我們肯定起訴’。”肖靈建議國內盡早制定符合國際規范的行業標準,否則未來不少企業將面臨被國際同行訴訟的命運。 據了解,LED上游芯片生產主要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技術國產化進程較慢,核心技術的缺乏直接制約了這個行業的發展。以深圳為例,深圳有1350家LED企業,卻只有奧倫德一家企業從事上游芯片以及外延片生產,其他多是從事中下游封裝與應用的中小企業,并且多數技術與研發投入不夠。 呼喚“有形之手”扶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LED作為新興產業,近10年來發展非常迅猛,產業產值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年全國全行業產值為1200億元,深圳為400億元,而今年,全國可望達到1500億元,深圳可望達到500億元。尤其是LED照明,作為人類的又一次光源革命,在全面替代白熾燈后,LED照明將呈幾何級數增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光明前景的產業,為什么卻在深圳有點沒落了呢? 座談會上,專家學者、行業大佬們分析認為,這固然與資本紛紛涌入造成行業競爭激烈、美國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造成外部環境欠佳有關,但產業缺少理性規劃、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恐怕也是重要原因。 邦貝爾董事長李盛遠說,現在有人說LED已經被做爛了。做爛的原因不在于這個產業不好,而是“人為”的結果。這有兩個層面:一是企業層面,這又有企業誠信、戰略定位和研發投入三個問題。現在很多企業,今天看到做顯示屏賺錢就做顯示屏,看到路燈賺錢就做路燈,沒有一個主業,“這樣的企業不死才怪。”LED的關鍵在核心專利,飛利浦一年研發經費5000萬美元,深圳所有LED企業的研發經費加起來恐怕都沒有這么多。 第二是政府層面。2009年3月7日,深圳市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深圳市推廣高效節能半導體照明(LED)產品示范工程實施方案》、《深圳市促進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政策出臺的時候,我們真是熱血沸騰。可是,由于政策沒落實到位,政策執行缺乏連貫性,現在深圳對LED產業的熱情反而還不如其他地方。”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半導體照明實驗室副主任錢可元也說:“在政策方面,深圳走在前面,現在LED在全國很熱的時候,深圳反而出奇的冷靜了。” 深企準備抱團打天下 在座談會上,對于深圳LED的出路問題,專家學者、行業大佬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但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抱團發展” 王殿甫說,深圳LED要想繼續領先全國,下內功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是當務之急。目前,LED正從開創階段過渡到調整階段,未來行業洗牌不可避免,倒閉是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抱團打天下、不斷重組、整合非常重要。 促進會秘書長凡人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順應這種抱團發展的要求,促進會在剛剛召開的理事會上確定促進會未來工作重點時決定:在年底之前成立三家實體公司:設立節能投資公司,建立聯合采購、聯合銷售平臺,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開拓市場;設立產業基金管理公司,為自主創新及成長型企業解決資金問題;設立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把人才當作產業來經營,為企業解決高端人才緊缺問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