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溫州中小企業倒閉成潮對照明產業的警示 |
(時間:2011-6-30 11:26:23) |
最近,溫州中小企業倒閉成潮,三成中小企業陷入困境,而且狀況還在不斷惡化。繼三旗集團、江南皮革、餐飲連鎖尚記和波特曼等老牌企業相繼破產、老板棄廠出逃后,當地又一家知名企業浙江天石電子有限公司6月中旬也緊接著倒閉破產。筆者分析,溫州中小企業之所以不斷倒閉,主要是以下原因: 競爭加劇,生存空間變狹小 如今國內企業界的整個大形勢是:原材料上漲,市場需求不足,品牌與品牌之間競爭加劇,所以使企業面臨空前的困窘,稍有不慎就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本來,原材料漲價對誰都一樣,不過就是水漲船高的問題。但客戶卻偏偏不接受(被慣壞了),因此廠商之間紛爭不斷,加大了制造企業的負擔。消費者也不接受,因此拒絕消費,產品只能呆在商場或倉庫里,讓企業處境雪上加霜。這個時候,競爭對手偏偏并沒有閑著,紛紛攘攘洗牌,把一部分競爭力不強的企業逼入絕境,被迫倒閉。這就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游戲。 轉型準備不充分,陷入滅頂之災 本質上說,紅海的競爭都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因此重復投資往往是無效投資,除非你本來就是爭霸者,否則只能被吃掉。如果你很弱小,你又不想被吃掉,你只能進入藍海,別人看不到或不愿進入的領域。但問題是,你已經進入了,怎么辦?你就只能轉型。你不愿、不甘或動作慢了,你就將被吃掉。照明領域也是這種現狀,家居照明品類尤其明顯。 融資渠道不暢,資金鏈斷裂 中小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倒閉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是資金鏈的斷裂。銀行貸款很困難,就只能進行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成本高,造成企業的生存壓力更大,成為壓垮企業的另一座大山。全國工商聯統計數據表明,規模以下企業,90%沒有和銀行發生過任何借貸關系;微小企業,95%沒有和銀行發生過任何借貸關系。 投資策略不科學,入不敷出現在,財務成本越來越高,銀行正規渠道利息為7個百分點,民間借貸的利息早就到了3、4分。銀行如今講究綜合回報,貸款給你先不讓你用,你要先存在銀行里面,再用這些存款作為保證金開承兌匯票。承兌匯票貼現后才能使用,這樣算下來整體的銀行融資成本達到了12%。一般制造業,只有15%的毛利率,這樣下去,很多小企業不垮掉才怪。因此貸款要慎重,民間借貸更要慎重。 企業家底蘊太淺自律意識不強溫州市政府某些人認為,倒閉的企業都有特殊情況,要么到澳門賭博,要么借高利貸。雖然這可能不是普遍現象,但這樣的企業家也不乏其人。包括照明行業,就有相當一批賭徒,最多花一半時間做企業,另一半時間在賭海殺得天昏地暗。希望能靠運氣一本萬利,一夜暴富,結果大多把企業賭跨了。 一直以來,浙江工業的特色是“低、小、散、差”,照明行業的企業尤其如此。“低”是指產品低端,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如果不是因為抱團取暖或渠道制勝,垮掉是分分鐘的事。 “小”是指企業規模小,作坊式居多;“散”是企業七零八落,分布分散,沒有形成產業鏈;“差”指綜合實力差,抗風險能力弱。 依賴外貿型經濟和小商品經濟發展起來的浙江,在產業轉型方面一直不缺鮮明的方向。但企業轉型需要一個過程,非常痛苦。外部危機依然存在,內部危機已經顯現,生存都有問題,又怎么轉型升級呢?因此,必須先優化生存環境,再集聚力量謀轉型,增強企業在未來的競爭力,這才是一條坦途!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