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十一五”期間中船重工集團節能工作再上新臺階 |
(時間:2011-1-5 10:42:22) |
“十一五”期間,中船重工高度重視節能工作,通過加快結構調整,加大技術改造,創新管理模式,使能源消耗水平在經濟規模、效益雙增長的同時保持下降趨勢,萬元總產值綜合能耗由2005年0.1458噸標準煤下降到2009年的0.0848噸,下降41.84%,同期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由0.652噸標準煤下降到0.3041噸,降幅超過50%.預計到“十一五”期末,萬元增加值能耗為0.2734噸標準煤,下降57.62%,提前全面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十一五”節能目標。 節能工作“四大體系”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間,中船重工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明確了節能目標和工作措施,進一步完善了節能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數據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建設,強化成員單位的主體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集團公司和各成員單位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為首的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制度和例會制度,明確責任,推動節能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一個自上而下的節能管理網絡。集團公司對成員單位實行分類管理,與重點用能單位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強化節能目標責任。各成員單位制定了相應的節能目標,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評價,初步建立了節能激勵和約束激勵機制,做到有獎有罰,有效推動了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集團公司先后制定了《成員單位節能目標考核試行辦法》等多項管理規章,各成員單位也進一步建立完善有關制度,把節能工作納入規范化的管理軌道。與此同時,集團公司還對各成員單位進行節能現狀調查,建立各單位節能目標和指標監測體系,為加強節能工作的基礎管理和制度建設奠定了基礎。 節能工作管理基礎普遍加強 “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一是加強節能管理隊伍建設。堅持每年組織節能法規宣貫和培訓,并組建節能專家組,對部分重點用能單位開展節能現場調研、診斷。各成員單位以各種形式舉辦基層能源管理、重點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目前,已形成一支集管理、統計、設備操作為一體的節能管理隊伍。二是大力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活動。堅持每年在全集團范圍內開展不同主題的節能宣傳周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全員節能意識和責任感,營造人人重視、人人參與的節能工作良好氛圍。三是能源計量配備率逐步提高。企業的一級能源計量配備率達100%,二級達90%以上,三級達到85%.科研院所一級能源計量配備率達100%,二級、三級均達到95%以上。四是基層節能工作得到了加強。各成員單位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河柴重工根據季節和用能情況調整變壓器運行方式,電耗下降17.1%,蒸汽單耗下降22.1%。大船重工對外協單位焊機進行管理,實行節能焊機補貼,每年節電3600萬千瓦時。宜昌船柴只在夜間使用大型熔煉設備和電加熱設備,使平均用電負荷提高到70%以上。 技術改造發揮積極作用 集團公司及各成員單位通過不斷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和技術攻關力度,有效發揮了技術改造對節能工作的推動作用。集團公司共投入5.6億元,用于重點用能單位高能耗工藝和高耗電設備的改造,每年可實現1.6億元的經濟效益。“十一五”期間,各成員單位實施節能技改項目共207項,投入資金3.46億元。大連船舶重工投入2000萬元推進10項節能新技術應用。長征重工投入600余萬元對11臺加熱爐進行“蓄熱式燃燒”技術改造。武漢船機投入1029萬元,改變能源消費結構。武漢重工投入巨資對16臺熱處理爐進行節能改造,熱效率提高30%,減少煤氣耗量40%。七一○所將新型保溫隔熱材料用于在建辦公大樓的外墻上,使大樓節能65%以上。七一一所自主開發的垃圾填埋場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能源7000多噸標準煤。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