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南昌市調整產業結構新舉措 創新節能型城市新機制 |
(時間:2010-11-16 9:07:34) |
近日,南昌市以大代小異地建設的新昌電廠一期工程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及省、市環保部門驗收,并創造了以高新技術淘汰落后產能,建設節能型城市的南昌樣本。南昌市還通過完善相關法規,強化節能監督,調整產業結構等保障性新舉措,創新節能型城市新機制。該市節能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1至10月,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已降至0.84噸標準煤,比5年前下降了20%多。 節能降耗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十一五”期間,南昌市堅持以高新技術淘汰落后產能的基本原則,先后關閉了南昌發電廠等一批高耗能落后企業,淘汰燃煤鍋(窯)爐119臺,淘汰通用用能設備255臺(套)。該市還建立節能專項資金,扶持了62個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節能量達21萬噸標準煤,對88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節能評估審查,年節能量達12萬噸標準煤。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該市將節能措施向普通市民的生活領域拓展。去年以來,新投放200多輛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完成了八一大橋、南昌大橋等道路橋梁的LED節能路燈改造,全市安裝節能燈4300多個;在建筑領域推廣了地源熱泵、太陽能光伏等新技術,僅今年上半年就有108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執行了新節能標準,年節能1.5萬噸標準煤。 制定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規,為建設節能型城市奠定扎實基礎。該市先后制定了《南昌市關于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實施辦法》、《南昌市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辦法》等10多個文件,督促120家重點耗能單位建立健全了節能降耗管理制度。市政府與100家重點耗能單位簽訂了節能目標責任狀,并把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指標納入各縣區經濟社會綜合發展目標考核體系。同時,對節能型產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僅去年全市對節能型企業減免稅費約1億元,有力促進了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家電及電子等5大傳統產業的技術提升,加快了光伏光電、航空及零部件等5大新型產業的形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