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我國第一部循環經濟發展報告指出,循環經濟戰略大大促進了中國的節能減排,截至2009年底,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提前完成了“十一五”減排的目標。 《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報告(2009~2010)》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完成。報告指出,“十一五”前4年,除了單位GDP能耗下降外,我國的化學需氧量(COD)的排放總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了13.14%,均提前完成了減排的目標。這些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發改委、環?偩值炔块T。 研究報告透露,通過推進循環經濟試點“以點帶面”,全國范圍內的循環經濟發展已進入全面實踐階段。其中,我國于2005年和2007年分別在企業、工業園區、重點領域、城市和省級層面上確定了兩批共178個試點單位,2008年又確定了14個再制造試點單位。 報告同時指出,技術瓶頸導致循環利用資源成本過高,制約著循環經濟發展。其中,廢舊電子產品循環利用、廢舊電池循環利用、利用尾礦進行礦井回填、有毒有害的有色金屬礦渣再生利用等4大領域,存在的技術瓶頸制約最為突出。 此外,我國的廢棄物回收體系目前仍處于多元化的無序狀態。再生利用價值較高的社會廢棄物,主要由自發市場回收,從業的主體是數以百萬計的農民。由于技術落后、管理滯后,再生利用水平較低,二次污染現象時有發生。再生利用經濟價值較低的廢棄物,則只能由城市國有垃圾回收體系來回收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