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深圳南山CBD節水減排散發出獨特的城市魅力 |
(時間:2011-6-1 12:21:34) |
深圳市南山商業文化中心區(簡稱“南山中心區”)位于風景秀麗的深圳灣畔,其核心區東西長近700米,南北寬逾400米,占地面積約30公頃,有公共的南、北水景帶,貫穿中央的高架步行街以及市政道路。主要建筑有南山區地標性超高層綜合體、五星級酒店、超大商場、文化廣場、高檔商務樓宇等,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規劃為深圳特區西部有文化氛圍的、親水的休閑、商務型中心街區。如今,她以超前的規劃設計和完善的城市配套、合理的功能層次空間和濃郁的海洋文化風情,散發出獨特的城市魅力。 在南山核心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南山區人民政府立足“節水減排,科學發展”的節水理念,按照《深圳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和社會行動方案》,實施了再生水、雨水綜合利用項目,不僅解決了源水問題,提高了用水效率,而且節約了水資源,減少了污水排放,降低了環境成本,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找到再生水、雨水利用可行方式 深圳市是全國七大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南山商業文化中心區核心區再生水、雨水綜合利用,減少了對市外水的依賴,成為深圳市乃至其他缺水城市在非傳統水資源利用方面的開路先鋒。 該項目首創在深圳城市中心區域內較大規模綜合利用再生水及雨水。其中,再生水(中水)分項,通過建設供水能力為4000立方米=日的再生水站,對核心區內每棟建筑物產生的污水分別進行截流,經過管網收集至設置在公共水景地下的再生水廠。污水經一系列生化處理、過濾、消毒后,再通過管道配送至各建筑物,用于中央空調冷卻塔的補充用水、地下車庫沖洗、部分建筑物沖廁用水。而雨水利用分項(含水體凈化),則利用核心區南、北兩條帶狀水體景觀地下空間,各建設一個雨水處理站,同時用于水體循環凈化處理。對污染程度高的屋面初期雨水采用棄流裝置棄流至市政雨水管網后,核心區部分屋面雨水通過雨水收集管進入雨水站提升泵房,經提升后進入雨水儲存池沉淀、儲存。景觀水體池面雨水溢流后,直接進入雨水儲存池進行沉淀、儲存。儲存池的雨水經過濾、消毒后加壓,用于核心區公共景觀水體補水、公共綠化澆灌和公共廣場、道路沖洗等用途。南北兩區全年收集利用雨水總量約1.17萬立方米。 政府引導,經濟杠桿和市場相結合 在深圳市、區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和政策調控下,該項目充分發揮經濟杠桿和市場的推動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南山區政府指定下屬機構深圳市南山商業文化中心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南山中心區管委辦)為本項目實施部門,南山中心區管委辦委托深圳市首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對本項目實施項目管理。在前期階段,南山中心區管委辦邀請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深圳分院完成再生水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院在專家評審時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由此,南山區政府作出了在南山中心區規模化利用再生水雨水的決策,決定再生水BOT運作。在此基礎上,南山中心區管委辦委托深圳市極水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完成了《雨水利用及景觀水水質穩定設計――可行性研究報告》,進一步明確了雨水利用規模為滿足本區域公共水體補水、綠化澆灌和道路清洗;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深圳分院也相應完成了南山中心區核心區《中水站(再生水站)――可行性報告》,確定以生活污水為源水的再生水站規模為4000立方米=日。 經公開招標,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再生水管道供應特許經營權。再生水站由特許經營單位投資建造,于2009年11月建成。2010年4月,深圳市發改委核定中水(再生水)暫定價為2.8元=立方米,另外市政府同意返還污水處理費1.05元=立方米給特許經營單位。 在資金來源與資金保障方面,南山區財政投資5077萬元(含再生水站預計補貼910萬元,市節水基金補助500萬元),與市政景觀工程同步建設;特許經營單位投資部分包括地下再生水站體2550平方米,4000立方米=日工藝設備,投資1800萬元(含區政府實際補貼470萬元)。在再生水使用的效益和節水法規的雙重驅動下,該區域的開發商提升了節水意識和節水投入,在政府支持下主動對在建項目作了再生水使用的適應性改造或設計,從而促進了社會節水意識的提高。 提高整體效益,創新運營模式 項目建成后,核心區規劃中已建成的水景帶景觀已全面采用再生水和雨水,水景補水有了保障,還用于臨近區域綠化澆灌、道路廣場沖洗。 項目量產供應后,按使用再生水免污水處理費的政策,以該區域自來水價為2.9元=立方米、另加污水處理費1.05元=立方米計算,用再生水替代自來水,年可節約自來水逾144萬立方米,節省水費達180萬元,年減少污泥排放近178噸。 目前,一個寬廣宜人的水環境已經在南山中心區核心區形成,調節了區域小氣候,成為市民休閑、游憩的好地方。 南山中心區取得的重要經驗在于: 一、再生水供應的規模化、產業化對缺水城市有重大意義,特許經營權是再生水發展的重要手段,該項目再生水特許經營權的成功落實得益于深圳市相對完善的法規和政策環境。國家和缺水城市通過大力完善再生水特許經營法規和優惠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規劃,可以給社會投資者創造更多的機會,促進再生水逐步產業化。 二、該項目雨水利用把其所需構筑物、處理設備間與水體循環處理的設備間、水體景觀構筑物進行一體化建設、管理,減少了重復建設,節約了管理成本、工程投資和土地資源,實現了雨水利用與景觀水景的高度結合。該項目也表明,雨水是城市建成區水資源開發和節水的重要渠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