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曹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寫的一首詩里發出中秋節關閉景觀照明燈,讓市民仰望月亮的倡議。他提議哪怕只關一個小時,為市民營造一個賞月的好氛圍,他還提議當天家長關掉電視,陪孩子過一個充滿月光的中秋節(9月1日《河南商報》)。
網友和市民與其說是被曹天的詩歌打動,還不如說是被他詩歌里倡議的“詩意中秋”所吸引。賞月本是中秋節最大的主題,但試問現代都市還有幾人能夠在中秋月圓之夜“舉頭望明月”?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秋節的現實窘境?無孔不入的商業浸染應該算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詩人所倡議的在中秋之夜關閉景觀照明燈,大家一起抬頭看月亮,實際上正是民間對這種愈演愈烈的“商業中秋”的自發抵制,反映出的是一種維護傳統中秋節的美好愿望。
“商業中秋”是筆者杜撰的一個詞語,但并非是無中生有。每年臨近中秋節的時候,大街小巷,報紙電視,看到的和聽到的,幾乎都是賣月餅的廣告和哪里哪里又出了“天價月餅”、“黃金月餅”的新聞,怪不得有人說現在的中秋節已經成了“月餅節”。從今年開始,中秋節被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加上周末兩天,市民有了三天的休假時間。國家把中秋節設為法定節假日,顯然是有恢復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用意。
詩人在網絡上的倡議一出,立馬得到網友和市民的熱烈呼應,這說明人們已經從心里厭倦了“商業中秋”,過夠了“月餅節”,從心里渴望傳統中秋節的回歸。盡管詩人的倡議未必能得到政府層面和有關部門的響應,但我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謝絕商業,過一個舉家團圓,嘗月餅,賞月亮的傳統中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