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照明】四川資陽用節能燈照亮未來 |
(時間:2010-3-18 8:45:43) |
內容摘要: 3月16日,資陽市邀請節能產業專家、南方現代市場經濟研究院院長姚曉宏,走上市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講臺,開闊發展思路,指點“迷津”。”他說,1996年之前,古鎮以回收塑料垃圾著名,盛產“破爛王”,發展燈飾產業后,則實現了整體富裕。 |
前不久,資陽市政府與四川省溫州商會簽約,后者投資25億元興建以新能源燈飾生產、建材批發為主的“浙粵工業園”和“溫州商城”,邁出資陽走向 “西部節能產業之都”的第一步。 但資陽自身的燈飾產業卻頗為薄弱,相關企業寥寥可數。發展節能產業,無異于白紙上作畫。如何下筆,才能畫出上乘佳作?3月16日,資陽市邀請節能產業專家、南方現代市場經濟研究院院長姚曉宏,走上市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講臺,開闊發展思路,指點“迷津”。 參照:福建云霄縣 一年時間“光都”崛起 早在2002年,廣東中山古鎮就已確立了“中國燈飾之都”的地位。姚曉宏指出,資陽不得不正視區域品牌價值低、專業人才不足、產業氛圍缺乏等問題。 “2009年前的福建云霄縣,同樣與節能產業毫不沾邊,而它現在卻是 ‘電光源之都’”。據姚曉宏分析,云霄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找對了“主題概念”,使之與古鎮的“燈飾基地”,寧波的“戶外燈基地”,南海的“商業照明基地”,有著明顯區別。2009年,圍繞這一概念,該縣策劃了中國照明行業電光源企業領袖高峰論壇,吸引大量臺灣企業前來落戶,去年產值達到18個億。 他認為,資陽要打好“西部節能產業之都”這張牌,就要高起點謀劃產業布局規劃,將雁江作為集散基地,其他市縣作為生產基地,并以半徑為單位劃定銷售市場。“半徑100公里,就能覆蓋成都、樂山、自貢、遂寧,半徑200公里則擴大到重慶、阿壩等地。” 模式:打造產業集群 政府充當“導演”角色 中山古鎮是我國照明產業集中度最高的地方,形成了原材料、制造商、關聯產業、物流、資金等若干個集群。姚曉宏說,古鎮聚集著全球知名的燈飾供應商,“歐洲最新的燈一經出廠,24小時內運到古鎮,在網上同步獲知消息的意大利等地客商,隨即前來采購。” 古鎮的產業集群,具備市場自發型特征。當時,受到單個成功企業的刺激,出現了一批夫妻店和兄弟廠。“但是,政府在產業集群形成中,發揮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資陽高起點發展節能燈飾,就要充分整合各種資源。他說,這需要政府發揮產業的“導演”角色,一是大力培植龍頭企業,利用兼并收購方式,整合一批產業配套企業及中小節能企業入園;二是整合各種資源,建立一張面向全國的銷售網絡;三是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訓、商務服務等配套建設,“甚至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專家學者出臺各種節能標準,以提升資陽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 關鍵:返鄉創業 充分激活民間資源 燈飾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一個存在專業分工的行業,需要吸引大量活躍的個體私營經濟參與其中。姚曉宏建議將資陽常年分散在全國各地的140萬外出務工人員視作資源對待,由各個鄉鎮盤點外出人才名單,出臺優惠政策,形成返鄉創業的濃厚氛圍。 “沿海的實踐已證明,發展節能產業,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他說,1996年之前,古鎮以回收塑料垃圾著名,盛產“破爛王”,發展燈飾產業后,則實現了整體富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