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于佛山照明(000541,股吧)(000541.SZ)的碳酸鋰提取技術,鹽湖系曠日持久的進軍新能源計劃終于獲得突破。 9月25日,鹽湖集團(000578,股吧)(000578.SZ)子公司青海鹽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佛山照明子公司青海佛照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下稱青海佛照),雙方在鹽湖資源的綜合利用、電池級碳酸鋰產品開發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合作基礎來自雙方的優勢互補,青海一位當地人士稱,鹽湖集團擁有年產1萬噸碳酸鋰生產裝置及察爾汗鹽湖豐富的鋰鹽資源,察爾汗鹽湖別勒灘區段可利用的LICL儲量就達833.7萬噸,占柴達木盆地可利用資源的55.36%。 而以佛山照明為大股東的青海佛照擁有吸附法鹵水提鋰專利技術和生產管理經驗。目前,該公司已正式入駐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設立研發總部。 聯姻佛山照明前,受制于碳酸鋰提取技術,鹽湖集團在新能源之路上進展緩慢:原定于2008年上半年完成基建工程,進入投料試車生產的1萬噸碳酸鋰項目,到2009年6月底,完成進度的95%。 與工期推延相伴隨的,則是投入的水漲船高:鹽湖集團2009年半年報顯示,該項目初始預算投入5.329億元,到報告期末,實際投入已達6.797億元。 此次雙方聯姻,或將終結這種尷尬局面,并為其各自規劃的未來夯實基礎。接近佛山照明高層的人士稱,將在青海打造完整的鋰資源應用產業鏈,在高原上創建“中國鋰都”。據了解注意到,鹽湖集團五年規劃中提及,將建設鋰鹽產業群,形成2萬噸碳酸鋰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