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北美照明市場分析及渠道戰略大會在深圳舉行 |
(時間:2014-5-30 9:36:41) |
由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GSC)主辦的國內首個“北美照明市場分析及渠道戰略大會”日前在深圳舉行。 今年年初,美國宣布全面“禁白”,這無疑給競爭激烈的中國LED企業帶來一片藍海,隨后掀起了LED照明北美熱,專注于出口日、歐的企業開始對北美市場躍躍欲試。但在北美龐大的LED照明市場中,內潛洶涌商機的同時還面臨層層阻礙。如何摸準市場容量、打破國際貿易壁壘、消除技術標準上的差異、在產業布局上做出優化調整,進而通過最佳的市場渠道和營銷模式將產品成功打入美國LED市場并迅速站穩腳跟,來自中美資深的業界專家在大會上所做的深度剖析給參會者帶來了有益的啟迪。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GSC)主任眭世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數據顯示,北美將以占據全球LED23.1%的市場份額名列前茅成為LED照明企業群雄逐鹿之地。 眭世榮剖析國內LED照明市場與北美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從需求角度來看,北美有成熟而相對理性的消費市場,主要體現在市場經濟在美國發育時間最早,政策法規相對完善,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市場機制較為健全,消費者對市場具有較為理性的認知,好的產品價值能在成熟市場上得到完全體現;從供給角度來看,美國處于LED技術前沿的第一梯隊,知識產權體系健全,檢測要求較高,能將產品打入美國市場勢必是技術、質量和知識產權比較過硬的產品。因此,國內LED照明企業在未來北美市場競爭中最需要解決和注意的一是貿易技術壁壘,二是知識產權約束。 眭世榮同時認為廣東LED照明企業在北美市場競爭中具有明顯優勢,一是在價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二是產品工藝經過較長時間的錘煉積淀,目前很多產品性價比較高,容易得到大眾消費者的認可。他說,LED產業是廣東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歷經多年發展,目前廣東已在產業規模、專利數量、標準建設、公共照明推廣、龍頭企業聚集程度等諸多方面都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1季度廣東LED產業運行監測報告顯示,廣東LED產業總產值達592.96億元,同比增長22.19%。 萊茵TüV大中華區北美認證副總經理曹永新介紹了美國對于LED的技術標準四大認證要求:一是電氣安全;二是電磁輻射與無線,包括FCC,IC,Bluetooth等;三是能效檢測,即能源之星、DOE、CEC、BRCan等;四是化學有害物質:CPSIA,CP65,16CFR1303,FDA,CONEGE等。出口到北美的LED產品只要滿足以上四個方面的認證就可以順利地出口到美國的照明市場。同時他也明確指出,上述的四項要求只是基本的條件,要想成功占領北美的市場還需要從LED的顯色指數、質量性能、壽命等方面根據買家需求來進行標準的設計和規定。 曹永新認為,中國作為重要的LED生產大國,在為國際上掌握LED高端核心技術的GE、歐司朗、飛利浦等企業進行代工生產的時候,塑造了一批擁有自主科研技術研發能力的骨干團隊和企業,他們在LED生產工藝、質量和技術把控、成本控制方面掌握了充分的國際市場優勢。但顯而易見的是,長期的代工生產導致國內LED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沒有形成核心的自主品牌,造成了國內LED企業“走出去”戰略道路上的阻礙。 在品牌推廣方面,曹永新建議,國內的LED企業可以通過在北美市場設立品牌和業務銷售團隊,雇傭美國的經銷商機構來進行品牌推廣,以此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其次可以借助電子商務的強勢國際攻略搶占美國的LED市場份額,通過靈活多樣的電商網絡平臺銷售模式,尋找到國際貿易的結合點,將國內的LED產品以破竹之勢打入美國市場。 美國KGM照明設計事務所合伙人KGM Dan Weinreber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近10年來,中國的照明設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近年北美經濟的復蘇,北美的照明設計工程項目越來越多,照明產品以及LED產品的應用也越來越廣,這對中國的LED出口企業來說是利好消息。 Dan Weinreber認為,中國的LED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可以嘗試著通過照明設計工程渠道來鋪路。這種渠道鋪設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IES等相對比較成熟的協會,以注冊成為會員的形式從中得到幫助,接觸北美的一些工程項目;第二種就是通過地產開發商,根據這些地產開發商在北美開發的項目進入到北美的照明設計師團隊開展合作,取得LED產品進入北美工程渠道的優先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