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LED】LED照明產業新格局、新增長深圳峰會成功舉辦 |
(時間:2013-9-17 10:08:42) |
2013年9月13日上午,由高工LED、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聯合主辦的“2013中國LED照明產業新格局、新增長深圳峰會”在深圳凱賓斯基酒店三樓宴會廳成功舉辦,逾110余名來自深圳、惠州、中山等地區的LED企業 CEO參與了本次峰會。 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鵬飛、瑞豐光電董事長龔偉斌、元暉光電中國區總經理呂衛東、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世瑋等針對當前珠三角地區LED企業在產業鏈整合下的生存困境與定位思考、惠州LED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后產能過剩時代企業投資策略和發展新出路、LED照明企業外銷轉內銷以及未來LED照明新技術等五大熱點話題分別展開了主題演講。 強者愈強時代來臨 “2013年上半年國內LED行業新增規劃投資額約為370億元,上游藍寶石襯底和外延芯片新增規劃投資額占比不足10%,而LED下游應用領域投資所占比重則高達70%,其中新增規劃投資額1億元及以上的照明項目共計46個,產業投資熱潮向下游應用領域已是主流趨勢。”張小飛博士在深圳峰會上指出,當下LED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期,行業進入者在不斷增多,競爭異常激烈,企業并購潮已在暗流涌動。 張小飛博士表示,目前整個LED行業正處于整合的初始階段,藍寶石外延芯片企業和LED顯示屏、燈飾等領域企業開始出現競爭式退出,并尋求被收購,而擁有技術和渠道優勢的LED照明企業正成為最受歡迎的被整合對象。“LED相關上市公司幾乎每一家都在尋求整合對象,強者愈強的時代正在到來。” 另外,張小飛博士表示,預計到2013年年底,國內LED行業產值規模將有望達到3000億元,而LED照明正逐漸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引擎。“2013年室內照明在下游應用領域的比重將超過28%,增長速度將達120%,而室外照明所占比例約為8%,增速達100%。” 仲愷高新區將成LED產業新高地 隨后,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委副書記、區管委會主任楊鵬飛對仲愷高新區LED產業園現狀、發展規劃及扶持政策做了簡要介紹。 “作為國家火炬計劃LED特色產業基地,仲愷高新區匯聚包括科銳、比亞迪、元暉光電、LG伊諾特、雷曼光電、TCL宏齊科技、國展電子以及西頓照明等在內的上、中、下游企業100多家,已經成為了全國LED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楊鵬飛表示,2012年仲愷高新區LED產業相關工業總產值已達到260億元,而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突破500億元,屆時仲愷高新區將形成以上游龍頭企業為主導,帶動關聯型、友好型企業集聚發展,生產與生活服務設施適度配套的珠三角東岸重要的LED產業示范區,并力爭成為技術水平高、產業規模大、配套能力強、區域特色明顯的國內一流LED產業基地。 楊鵬飛指出,惠州市政府已相繼制定和出臺了《惠州仲愷高新區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優惠政策》、《2011年惠州仲愷高新區推廣高效節能半導體照明(LED)、太陽能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實施工作方案》,針對LED產業從技術、人才、財政、土地、資金等各個方面惠及園區內各LED企業提供優質保障。、“為推廣LED照明改造,高新區內由政府投資興建的所有項目,包括新建道路、樓宇、辦公室等將全部采用LED照明,且今后將積極鼓勵、引導當地企業使用LED照明。”楊鵬飛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政府引導和財政補貼力度,全面推動仲愷區道路、橋梁、廣場、大型建筑等公共領域的LED照明節能改造。 快周期帶來行業高風險 今年上半年以來,盡管國內LED照明市場出現復蘇跡象,但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仍在持續。瑞豐光電董事長龔偉斌在本次峰會中指出,LED產業當前存在的產能過剩,表面上看是人們一般理解上的絕對過剩,但實際上更多的是供需之間錯位所產生的結構性過剩。 “這種相對過剩主要分為結構性過剩、周期性過剩和潛在性過剩三個方面,具體來講,即表現為當前企業的產品定位與市場需求失配,落后產能過剩而先進產能 不足;投資、生產周期超前于市場需求周期;技術演變對產業形態的沖擊可能使現有產能變為落后產能。”龔偉斌認為,目前LED產業正處于快周期市場階段,在 此階段,行業的成長速度和技術擴散速度較快,但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技術原創者的優勢往往無法持續。 除此之外,龔偉斌還表示,在2012至2020年間,LED光源產品的成本仍有6倍以上的降價空間,成本的壓力、新材料、新裝備相關行業(如微電子等)成熟技術的導入將對傳統LED光源產業形態和產品形態產生巨大的沖擊,從而引發潛在性產能過剩的風險。 不過,龔偉斌認為,LED行業產能過剩在帶來一系列風險的同時,也給行業并購整合和產業技術升級帶來新機會,而且當前的產能過剩將維持在可接受的狀 態,未來LE產業發展的趨勢是進入慢周期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具有戰略眼光、技術領先、效率領先、靈活扎實的企業將最終勝出。” 外銷轉內銷策略探討 近年來,隨著歐美等海外市場對能效標準、專利控制的要求愈發嚴格,國內LED通用照明市場需求的穩步上升,不少依賴出口的LED企業也在積極調整市場 策略,開始將瞄頭逐漸轉移至國內照明市場。而作為國內屈指可數的LED燈具出口大戶,元暉光電中國區總經理呂衛東在本次峰會中針對當前LED出口企業如何 成功轉型內銷市場進行了深入探討。 “LED行業外銷市場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出口產品單一、量化生產、交貨周期長,企業主要以提供OEM、ODM以及建立自有品牌等多種方式進行,而內銷市場 的特點則是產品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交貨周期較快。”呂衛東認為,企業選擇轉型國內,不能是單純為了轉型而轉型,而應該著重考慮這項業務能夠給目標市 場帶來的價值,且只有那些能夠為特定人群帶來不同凡響的持續價值的業務,企業才能得到相應的、持續的回報。 呂衛東指出,外銷企業要想實現成功轉型,必須要建立在差異化定位、做創新性產品以及戰略性營銷策略的基礎之上。 “以差異化見長的外貿企業可將自身定為‘專家’形象,專注于目標市場長期和整體的目標需求,除要打造適合在國內市場銷售的產品外,還應加強科研、人才 等基礎性資金投入,做好市場調研、品牌營銷策劃以及形象設計定位等。”呂衛東表示,轉型內銷市場一定要做好品牌,因為品牌越大,渠道越廣,而渠道建設將是 企業轉型內銷市場成敗與否的關鍵點。 晶圓級封裝成未來趨勢 本次峰會最后,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世瑋對LED晶圓級封裝技術趨勢與企業未來的研發方向進行了探討與論述。 “除了當前的模塊化封裝,LED晶圓級封裝技術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李世瑋在會議上指出,LED晶圓級封裝不僅能夠節約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產品性能,它在未來的三五年內將得到很快的應用。 李世瑋表示,近年來,藍寶石晶圓尺寸呈現越做越大的趨勢,逐漸由2英寸主導發展到4英寸、6英寸,甚至是8英寸等,這就要要求我們必須采用不同的封裝形式,而LED晶圓級封裝技術則可滿足這種多樣化需求。 “晶圓級封裝是IC封裝的一種方式,事實上,LED封裝技術其實很多都是從IC封裝演變而來,我們完全可以從IC封裝的發展軌跡來預測LED封裝的未來趨勢。”李教授還大膽斷言,任何在IC封裝中出現的趨勢,都可能會在LED封裝中出現。 此外,李世瑋認為,在LED產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企業必須要保持核心技術優勢,加強與高校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好政府資源,不斷進行創新技術的研發,才能求得長遠生存。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