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LED】邁勒斯:領跑LED照明技術革新 |
(時間:2011-8-15 9:58:51) |
技術是LED照明的核心所在,是根。根正,才能苗紅;根深,才能葉茂。作為最早涉入LED照 明產業的品牌企業之一,邁勒斯發展前期可謂十年寒窗,在技術領域潛心耕耘,甘于寂寞。一路走來,一道道難題逐一攻克。 邁勒斯認為,技術才是競爭的王道,是登陸LED照 明的最后一張船票。LED照明企業只有真正掌控技術,才能擺脫在專利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制約;只有手握技術這張船票,才能登陸LED照 明的彼岸。否則,只能淪為低端加工廠,甚至在泅渡LED照明彼岸的大河中溺亡,毫無登陸的希望。——邁勒斯總裁樓滿娥 技術,是登陸LED照明的最后一張船票 面對LED 照明替換時代的來臨,我們的企業做好了迎接和應戰的準備嗎?我們清晰地看到,LED照明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缺乏行業標準、產品同質化嚴重、專利和知識產權等。而在影響發展的眾多因素中,技術問題是橫在國內LED 照明企業面前的首要障礙。 這么多年國內LED 照明企業中,沒有一家成為真正的領跑者,也就是被卡在技術這道坎上。中國LED 照明產業發展的結構側重于封裝和下游應用環節,大部分企業處在中下游產業鏈,幾乎缺失掌握LED 核心技術。 據統計,在LED 照明企業中,40%來自傳統光源廠商,40%來自LED 企業,而另20%的廠商來自無業界關聯但看好LED 照明前景的廠商。盡管LED 照明將取代傳統照明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但技術的匱乏,已成為遏制廠商熱情的重要因素,令已涉足或欲涉足LED 照明的企業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問題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顯現出來,對整個產業鏈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技術的無法掌控,直接導致LED照明價格的企高。 邁勒斯認為,LED 照明企業要想在LED 照明產業鏈中分得一杯羹,技術是競爭的王道,是登陸LED 照明諾亞方舟的最后一張船票。LED照明企業只有真正掌控技術,才能擺脫國外企業在專利和知識產權方面的制約,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只有真正手握技術這張船票,才能登陸LED照明的彼岸,才是發展的最終出路。否則,只能淪為低端加工廠,淪為配角,甚至在泅渡LED 照明彼岸的大河中溺亡,毫無登陸的希望。 技術的競爭,已上升為“技術鏈”的競爭 或許有企業會不以為然,認為技術可以通過引進、購買而取得。邁勒斯認為,LED 照明是一條技術鏈,涉及光學、電學、熱學、材料學以及工業美學等,是一個跨學科、多領域的智慧與技術的集合體,是一個系統科學的研發工程。可以想象,LED 技術并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也不是通過購買就能實現的。LED 照明行業的競爭將是長久的技術研發競爭。高起點的技術引進并不能一勞永逸,要想不受制于人,惟有自主創新。企業一年無法擁有新技術,還有活路;兩年無法擁有新技術,沒有退路;三年無法擁有新技術,只有死路。 在傳統照明領域,技術的競爭可能憑借某一個節點就可以在競爭中取得先機;但在LED照明領域,單一節點技術或某一領域零散的技術根本無競爭優勢而言。LED 照明企業正在形成的一個共識是:LED 照明技術已由“單一節點技術”向“系統集成技術”轉變。技術競爭上升為圍繞產品芯片封裝、散熱、光學、驅動、結構、材料、外觀等要素在內的“系統集成技術競爭”。完整的技術鏈才是競爭的關鍵,這使得LED 照明的競爭達到了一個更高段位。技術鏈之間的“系統集成競爭”,成為擺在LED 照明企業面前的又一道考題。而極大多數企業恰恰缺少這些方面的優勢,缺乏一支聚集“光、電、熱”專家的團隊,難以掌握完整的技術鏈。 “LED 照明的競爭,將是整個技術鏈的競爭。技術的競爭價值,已上升為鏈時代的系統集成競爭價值。”邁勒斯總裁樓滿娥是LED照明業界較早推崇“技術鏈競爭”概念的舵手,她一直在貫徹“技術鏈整合”和“系統集成競爭”的理念。而邁勒斯目前擁有的,包括芯片封裝、散熱、光學、驅動、結構、材料、外觀等在內的系統技術鏈確實已成了其引以為傲的“根基”。 替換時代LED 照明技術的七大指標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眾多中小LED 照明企業的浮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照明行業巨頭們之前一直按兵不動。它們等待的是更好的切入時機,待市場、技術成熟時出手。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在等待技術的成熟。 在LED照明替換時代,替換的不僅僅是白熾燈,更多是以節能燈為代表的傳統光源。從替換時代的角度看,LED 照明的發展應該是由“創造”轉向“制造”,以技術的成熟來規模化制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那么,替換時代LED 照明技術應具備哪些要件?邁勒斯認為,可以從七大指標來界定:1.高節能:至少比節能燈高出70%以上;2.顯色指數、發光效率:均達80以上,一致性好;3.高性能、高工藝: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外觀設計,制造工藝等,均能滿足甚至超出消費應用的預期;4.高性價比:LED 全面替代傳統照明必須在價格上取得更大突破,價格與節能燈之比應在1:2,甚至某些產品應達到1:1;5.高科技應用:如芯片封裝、散熱等關鍵技術的高效、穩定,以滿足產品品質穩定及規模化應用。6.壽命長:比節能燈長達5倍;7.體積小:尤其是LED 室內燈具的小型化。 因此可見,技術的成熟和進步,是LED 照明大踏步向標準化、大工業化邁進的基礎,是最終走進普通照明領域的根本動力。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