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山東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 |
(時間:2018-11-9 9:04:54) |
近日,“2018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山東煙臺舉辦。會議期間,6位院士領銜數百名專家學者深入討論“核電產業與技術創新”,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宣布在煙臺籌建。此次論壇吸納民營企業參與,下一步將打破體制壁壘,在政府搭建的平臺上推動我國核電科研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依托現有項目立品牌效應 論壇上,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王思強充分肯定山東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把做優做強做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十強”產業作為發展新引擎,積極探索存量變革和增強崛起并舉的轉型升級路徑,加快推動核電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核電產業捷報頻傳,三門一號機組并網發電、海陽核電站1號機組已具備商運條件,2號機組實現首次并網,3、4號機組已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而規劃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開發建設的核電新廠址,前期工作正有序推進。這其中不乏位于膠州半島的項目。 此外,總投資140億元的中核煙臺浮動式核能示范項目,是山東省重點項目,該項目已于今年開展前期工作,預計2021年首艘平臺投運,可為海濱城市、海島、海上作業平臺、極地或偏遠地區提供清潔能源支撐,是保障國家未來海洋戰略及海上安全的重要措施。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成后將為煙臺核電產業發展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技術服務,為煙臺核電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王思強說,目前濟南、煙臺、威海已有70多家企事業單位進入核電產業鏈,其中主管道、核島制冷設備等形成優勢產能,在核電常規島、BOP建安工程施工建設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相信不久的將來,山東省逐漸會成為世界知名的集核電材料研發、核電裝備制造、核電站建設與運維、中低放核廢物處理、核設施退役后處理、核能多領域應用等于一體的核電產業集群和核技術創新集成基地。 不僅在煙臺,核電裝備制造企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生命之源”。根據煙臺市發改委核列出的核電裝備清單顯示。煙臺市各核電裝備制造企業在核電關鍵材料、核心部件和核島主設備等領域有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為了不斷延長這個清單,煙臺市正著力將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成為國內核電領域首個“雙創”平臺,培育以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業態為特色的產業優勢。 堅持自主創新突破核心技術 本屆論壇上,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正式成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介紹,核電裝備使用環境比較特殊,要經受高溫高壓強輻射的環境考驗,如何在研發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抗輻射、抗高溫、抗高壓等性能要求,需要計量提供精準的測量手段;核電裝備一般體積比較龐大、形狀比較復雜,如何實現大尺寸、復雜角度的測量,需要現代的測量儀器設備和測試方法;核電裝備生產制造和運行維護中,還要充分考慮熱處理溫度場的控制、無損檢測和老化評估等工作的要求,這一切都需要計量技術的支撐和保障。 據了解,計量對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世界工業發達國家把計量檢測、原材料和工藝裝備列為現代工業生產的三大支柱。從產品設計、原材料的質量檢測到生產工藝過程的控制,再到出廠產品的合格檢驗,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流程都需要大量的計量器具和計量數據來保障。同樣,計量與核電產業密切相關。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作為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煙臺對全國乃至全球核電產業鏈上下企業的集聚效應顯著。中國廣核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所屬的科研單位,吉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英國阿特金斯公司、北京太通安全科技公司、江蘇東峰電纜有限公司、上海比赫電器等國內外企業等紛紛在煙臺設立分支機構,與臺海集團等本地企業建立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表示,近年來,煙臺市以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為目標,順應核電產業技術創新方向,加快重點核電項目建設,形成了兩個省級核電產業園,發展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核電高端裝備企業。此次論壇的舉辦必將為核電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他表示,煙臺市將充分利用論壇成果和資源,精心打造煙臺核電研發中心和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著力引進一批核電裝備制造企業,推動煙臺核電產業借勢借力、加速崛起。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