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作用下,上半年貴州省能源原材料產業整體形勢顯著改善,電力產業增長15.4%,煤炭產業增長7.5%,帶動能源原材料產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到35.3%,同比提高14.2個百分點。此外,全省電力直接交易簽約電量達到420千瓦時,上半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9億元左右,下游鋼材、電解鋁、水泥、鐵合金等產品產量均實現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落實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加強煤電要素保障促進經濟健康運行的意見》,全省重點加強了煤炭生產組織、電煤長協合同、電煤儲備機制、電力交易機制等方面的工作措施,通過綜合施策、精準施策,強化煤電要素保障能力,取得積極成效。
煤電要素保障總體穩定。1至7月份,全省累計供應電煤3396萬噸,同比增長155萬噸;貴州電網全網發電量達到93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省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3%,西電東送電量同比增長20.3%。
能源產業鏈運行平穩。上半年電力、煤炭產業分別增長15.4%、7.1%,合計對規模以上工業貢獻率達28%,同比提高20.9個百分點。下游原材料產業整體增長4.4%,企穩回升態勢逐步鞏固。
電力直接交易成效明顯。目前,全省電力直接交易簽約電量達420億千瓦時,占到全省大工業用電量的83%,預計全年可降低下游企業用電成本18億元左右。
據了解,能源工業是我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省發展大局具有戰略性、基礎性支撐保障作用。2016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煤電運行規律,研究煤-電-網-用利益鏈接機制,從全省大局重新定位能源工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國率先建立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打造能源資源組合優勢,全力構建現代新型能源工業體系,為全省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提供戰略性、基礎性支撐保障。
實施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主要有兩方面作用。
促進能源原材料產業穩定發展。通過平衡“煤-電-網-用”產業鏈利益關系,切實解決能源原材料產業上下游之間的長期性、深層次矛盾問題,保持能源原材料產業平穩發展基本面,穩住全省工業發展的“壓艙石”,促進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鞏固提升能源經濟競爭優勢。充分發揮我省能源產業“煤電聯動、水火互濟”的資源優勢,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促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著力降低全省企業用能成本,不斷增強能源經濟競爭力,構建用能成本“洼地”,打造產業經濟“高地”,推動全省經濟更好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