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9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1-9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38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 而就在一年前,我們看到的還是另一份數據:(2015年)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56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2015年)1-9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1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 從全社會用電量提升的角度來看,經濟總體還是好轉的,雖然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用電量提升比例僅達到1.5%以上,但比起去年的下降超過1%還是強了不少。 然而,如果細看就會發現,這個變化對風電的利好有限。因為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風電信息僅限于裝機容量,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為13934萬千瓦,而沒有發布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的數據。 我們不妨來大致推算一下:不考慮水電、火電、風電和核電之外的其他電源,水電和火電的發電量合計存在3.8%的增長,風電和核電的發電量合計則相應地有13%以上的增長,但是風電和核電裝機容量提高了28%,因此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約有12%~13%的下降幅度。
 黃色部分測算結果,僅供參考
根據粗略計算可知,如果風電和核電發電量維持2015年占比3.3%和3.1%的相對比例不變(即33:31),則風電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可能將降至1164小時,同比降低153小時。而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917,同比下降85小時,結論基本一致。

|